法律语言研究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业委员会  组织机构  秘书处  活动安排  资源下载  研究所  概况介绍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研究平台  学生园地  资源共享 
 理论研究 
 语篇分析教程 
 应用研究 
 实验研究 
 法律翻译 
 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语篇分析教程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所>>学术研究>>理论研究>>语篇分析教程>>正文
 
第三章思考题 参考答案
2013年12月12日 乐思伟、张卓鑫 

                                                          

1.      批判语言学的可借鉴之处和不足之处在哪里?

批判语言学的可借鉴之处主要在于:1)在学科定位上,批评语言学具有强烈的人文社会关怀精神,以使话语实践参与者能对自身的话语实践去熟悉,提高人们的话语意识,帮助人们思考被遮掩的其他话语行为,从而触发社会实践的变革,这拓展了语言学,特别是应用语言学的范畴;2)在理论和方法建构上,批评语言学具有一定的包容性和整合性。这可深化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批评语言学的不足之处在于:1)在解读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时,缺乏系统且易操作的分析工具;2)它多采用零散的片断的语料,对研究议题的历史过程和语境知识考虑不够;3)对于语篇在重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中的作用没有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

2.      后结构主义对CDA有何理论上的借鉴意义?

后结构主义对话语与权势的关注使其成为CDA的重要理论来源。以Foucault的后结构主义的代表性理论为例,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启示:1)其有关话语的生成性论述使我们明确了话语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2)其对互语篇性和互文性具有首要作用的认识为CDA的方法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3)其有关权力的生物属性和话语属性观点为理解社会结构及其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4)其有关话语与政治权力关系的理论阐释为社会批判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3.      CDA中,话语、话语实践、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之间是什么关系?

CDA理论框架下,话语具有双重属性,既是一种社会符号,也是一种社会实践。话语实践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两者都受社会结构的制约,同时,它们的主体也都具有能动性。话语构成社会实践,也同时由社会实践塑造。具体来说,话语中的体裁构成社会活动类型,语言内容表征社会实践相关的各种成分,话语的风格体现社会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关系。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主导性主观反映,它是社会实践历史性延续性的基础。在以话语为主要形式的社会实践中,意识形态主要通过话语的互文性得以传播并影响社会实践。

4.      CDA看来,“批判”是否仅仅表示否定?“批判”的目的是什么?

CDA中的“批判”并非简单表示否定。CDA受解放性知识兴趣(Habermas, 1972)主导,提倡通过对话语进行描写、解释和阐释,以揭示话语与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具体来说,CDA中的批判可实现三个目的

1)理解话语与权力的关系,揭示话语中蕴含的意识形态

2)探索改变话语实践和权力结构的方式

3)对研究者自身的立场进行反思。

5.      在进行CDA研究过程当中,研究者为什么以及如何进行自身立场的自我反思?

CDA认为,CDA实践与其它实践一样也受实践者的意识形态影响。通过自我反思,CDA实践者就可更好认清自身的利益和立场,确定分析结果与自身利益和立场的关系,实现交际理性。自我反思可从三个层面进行:

l        应用学科的严谨逻辑推理,获得一般实践中不能获得的关于实践的知识。基于这种知识可以对实践的反思性自我建构进行评估。

l        把研究结论与社会实践中存在竞争性的观点,通过公共场合的争辩,得以明确其合理性。

l        CDA置于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检测是否带来“认知收获”。

6.      基于CDA的理论原则,如何进行具体的研究?对语料的搜集与分析有何特殊要求?

在具体研究当中,CDA需要结合其基本原则,建构合适的分析框架,首先,确定研究问题。一般可从社会学、政治学或者历史学等学科视角确定可研究的社会实践问题;其次,收集语料。CDA所收集的语料应该是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真实语料,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是真实社会互动的片断,也可以是研究者诱导的。收集的语料要有系统性和代表性。然后是语料分析。研究者须根据研究的需要,对语料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口语语料一般需转写,但可详可略。语言分析的层面也是选择一些可达到自己分析目的的类别,没有固定的语言分析范式。最后,进行社会阐释和批判。这一般需要把具体的话语实践置于更宏观的社会范畴,通过学术对话,实现理性的社会沟通。

7.      在语言描述中,有哪些类别能体现社会意义或功能?这些类别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意识形态的操纵的?除了这些类别,你认为还有哪些类别也能成为研究对象?

根据功能语言学,实现社会意义或功能的语言类别包括互动控制、衔接、礼貌、气质、语法、词汇以及隐喻等。

互动控制CDA常考察互动过程中的话轮分布和话语发展模式,探讨互动控制权。

衔接:衔接的微观语言机制主要包括指称、省略、连接、词汇等方面。CDA也考察语篇层面的特征,如修辞结构、论证模式、叙事模式等。

礼貌:分析话语中所提到的各种礼貌策略。礼貌策略可以反映社会活动中的社会关系以及参与者的认同。

气质:指参与者在言语与非言语行为中体现出来的主体性。它不仅指言谈方式,更是指全身心长期养成的性情,包括坐姿、面部表情、仪态和身体反应等。

语法:主要借鉴Halliday的功能语法,从及物性、主谓结构和情态三方面分析。及物性方面包括过程类型、语态、名词化等语法特征。语法分析的焦点是话语中的主体能动性、因果关系和归责问题。主谓结构或信息结构体现了语篇中的常识性预设及修辞策略。情态包括可能性、能力和意志力等。

词汇:词汇分析包括词义选择和语义表达。通过对语篇中出现的关键词的词义选择及转化进行分析,探讨它们的语义潜势如何被利用或改变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或政治立场。语义表达指的是同一个经验事件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形式得以表达。它与特定的理论、文化或意识形态的视角相关。

隐喻:隐喻是我们思维、行为、知识和信念的结构化方式。分析隐喻可以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因素及其对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上述语言类别主要通过不均衡分布及对现实、主体及互动关系的选择性表征来实现意识形态操控。比如,法庭中法官享有的互动主导权会不断强化法官的权威性。

除上述类别外,语言的其它类别及非语言交际方式也可实现意识形态功能。比如,我们的语音语调会随交际情景的不同而策略性改变。这很可能是意识形态的一种表现形式。

8.      话语实践阐释与社会实践分析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如何才能从话语实践阐释阶段过渡到社会实践分析?

话语实践阐释是对具体语境下所发生的话语生产、消费和分布等社会过程进行探究;而社会实践分析是揭示主导话语社会实践过程的权力关系与意识形态,以及话语实践在延续和转变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中的作用。从话语实践阐释到社会实践分析需要借助于我们对话语与语境要素关系的理解。我们需要依靠社会语言学知识来确定话语的社会矩阵、话语秩序以及意识形态和政治效应。同时,话语实践者关于话语实践的现象学知识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话语的社会心理。

9.      CDA主要流派提出的分析模式的主要特点分别是什么?这些模式是如何将话语和社会联系起来的?

     Fairclough的社会文化观主要基于语言的功能分析,结合话语实践的具体语境,对话语的产生、分布和消费等过程进行考察,再从话语的社会矩阵、话语秩序和话语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效应等角度进行社会阐述。它把社会问题作为CDA的切入口和主线,以话语分析为方法,以话语实践作为话语与社会的接口。在具体分析方法上,Fairclough提出话语分析的三个维度: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通过语言描述、话语实践解释和社会解释把话语和社会联系起来。

     Van Dijk的社会认知观提出了CDA的话语-认知-社会三角范式,强调社会认知作为话语与社会的中介作用。它构建的话语的社会认知批判理论框架由话语分析,社会认知分析和社会批判组成。Van Dijk从社会认知角度把话语与社会联系起来,把CDA分析框架统一到一个维度上,这使CDA理论系统化成为可能。

    Wodak的话语历史观提出“三角测量”原则,即充分利用各种材料数据和背景信息,把语言分析和包括历史、政治、社会和心理分析等相关或背景资源结合起来,考察话语的历史变化。这种模式的特点体现在其语境分析的多元视角。它分为四个层面:直接的话语或语篇内的互语篇性;言语、语篇、语类和话语间的互文性和互语篇性;语言外的社会变量和特定情景语境的机构框架;话语实践内嵌于或相关更广的社会政治和历史语境。通过对话语语境的历史分析,我们可明确话语与社会的关系。

10.  当今,CDA在不同的具体话语中得到广泛应用,这对解决相关社会问题起到了什么作用?

CDA通过分析和揭露社会中的权力不平等现象及意识形态对人的束缚,可促进人类良性社会的形成与发展。CDA比较关注当今社会话语中的杂糅、全球化、认同、反思性和商业化等现象。这些与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直接相关。CDA可为这些社会问题提供新的理论或方法视角。比如,在CDA研究的启发下,许多国家在推广使用非歧视性语言,改善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形象,一些医院规范当代医务人员的语言,制订行为规则。CDA研究对学校、机关、法庭、新闻等机构性实践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它们受意识形态的影响最明显。上述社会文化进步都与批评话语分析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编辑:乐思伟、张卓鑫)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后台管理 |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07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法律语言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