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法律语言学方向硕士研究生于2012年开始招生,目前报名已经开始。考生需具备报考资格,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初试方式为笔试,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复试由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组织,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
法律语言学为法学理论专业下设的一个方向,主要研究范围是法律语言学理论及其应用,重点研究法律领域中的立法、司法、检察等语言,并将语言理论研究与法务实践密切结合。在法律语言学应用方面,主要针对英汉法律语言的特征、法律语篇分析、法律文本翻译及法庭口译的特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本方向的研究语言以汉语、英语为主。
本专业方向是法学理论与语言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为社会培养法学理论和法律语言学及法律翻译等理论基础扎实且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就业走向主要为政法机关及律师事务所、各类外资企业或公司、高等院校教师等。
华东政法大学于2011年在硕士研究生法学理论专业下设法律语言学方向
一、本专业方向市场人才需求状况,所对应的行业或职业,就业趋向
据外语学院对56个单位进行的调研显示,上海有46%的单位有计划引进兼具法律和外语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针对“在专业外语使用过程中,贵单位的员工往往会对哪些方面感到薄弱”这一问题,50%认为是法律/商务翻译。就这些单位对专职翻译的满意度来看,只有27%的单位认为翻译“无误,且地道”。仅“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每年需要为用人单位提供2000名不同层面的涉外人才,尤其是涉外法律人才。另外,据在律师事务所就业的学生反馈,因为懂外语,接案率比一般律师高出60%-70%。
根据中国法律人才网()的统计,85%的职位要求应聘者熟练掌握法律英语;64%的涉外案件,因通晓法律英语的法律工作者严重匮乏,而极少有人问津;82%以上的法律工作者只有单一的法律知识背景。
在这一强大的社会需求下,华东政法大学于2011年在硕士研究生法学理论专业下设法律语言学方向,本专业方向是法学与语言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为社会培养法律和翻译学理论基础扎实且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学生就业走向主要为政法机关及行政、律师事务所、各类外资企业或公司、高等院校教师等。
二、本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
法律语言学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兼具一定法律语言与翻译素养和完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具有从事研究、教学、翻译和独立担任专门工作等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具体要求: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二)在翻译学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三)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
(四)熟练地掌握英语,并能用一门第二外语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三、本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
(一)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讨论与讲授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二)为学生参加学术讨论会提供条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举行相关专题讲座。
四、本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约18学分,不超过9门课程,每1学分为18课时,为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开设的选修课)
必修课
(1)《比较法研究》 法学教师
(2)、《执法与司法研究》 法学教师
(3)、《法律语言学》 余素青
(4)、《翻译学》 马莉
(5)、《法律语言学研究方法》 童珊
(6)、《法律文本翻译》 屈文生
选修课
(1)、《美国宪法(英语)》 朱丽芳
(2)、《国际经济法(英语)》 伍巧芳
(3)、《刑法与刑诉(英语)》 潘立春
(4)、《法庭言语研究》 余素青
(5)、《外国法制史(英语)》 屈文生
(6)、《法律文书写作(Legal Writing)》 孙达丹
(7)、《语料库词典学》 林玫
(8)、《英汉对比语言学》 王国勇
(9)、《法律文牍》 卞丽
(10)、《著名判例导读》 朱丽芳
(11)、《法律法规英语研究》 潘立春
(12)、《法律翻译研究》 马莉
自选课
(1)法律翻译与文化 马莉
(2)语用学 夏天
(3)句法学 王振湘
(4)语义学 王海
(5)法庭口译 张纯辉
(6)交替/同声传译 杨焯、曹嬿
五、师资介绍
外语学院师资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复合型特色与法学特色,为外语教学与法律的复合、为涉法/商科研提供了师资保证。学院复合型师资占全体师资46%,同时,在复合型教师中,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占复合型师资的85%。
六、报名条件和选拔方法
1、报名条件
本方向主要面向英语或汉语专业对法律感兴趣、立志从事法律语言学研究者,以及具备一定法律和英语基础并希望在本专业方向进一步深造的其他专业学生。
2、选拔方法
自愿报名,择优录取。
七、依托机构与其他配置的条件
外语学院已经建立法律语言与翻译网站;现正在申请成立法律语言学和法律翻译研究所(审批过程中);并在筹建“法律翻译中心”(审批过程中),为学院师生提供良好的法律翻译实践平台。学院现拥有2个自主学习教室,可用于多媒体互动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等。教室配备有多台学习终端,安装了蓝鸽自主学习平台,东方雅信笔译系统,东方正龙口译系统,可用于笔译和口译教学与实践。学院拥有服务器一台,用于管理自主学习。
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法律语言学方向参考书目
参考书目:
030101法学理论:《西方法律思想史》徐爱国、李桂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法理学导论》徐永康主编、顾亚璐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法理学专论》徐永康主编、苏晓宏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04法学综合我校提供法学综合课考试大纲。
法理学部分:《法理学导论》徐永康主编、顾亚璐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四、六、九、十四、十五、十六章。
法律史部分:《中国法制史》王立民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章第一、二 、三节,第七章第二、三、四节,第十三章第一、二、三节;《外国法制史》(第四版)何勤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四章、第九章。
宪法学部分:《宪法学》童之伟 殷啸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三章。
刑法学部分:《刑法学》刘宪权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六章,第十七章,第二十四章第二节、第四节,第二十五章第二节,第二十八章第二节、第三节。
民法学部分:郑云瑞著《民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第二章第一节、第四章第二节、第五章第二节、第六章第二节、第五节、第七章第三节、第十章第三节、第五节、第七节、第十一章第二节、第四节、第十二章第二节。
诉讼法学部分:《刑事诉讼法学》(第二版)叶青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五章、第七章、第十五章;《民事诉讼法学》江伟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六章、第十二章。
经济法学部分:《经济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三章,第二十章,第二十一章;《商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六章第二、三、四节,第九章第一、二、四节,第十四章第一、二节,第十六章第一、二、三节。
▲专业学位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201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