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6日上午,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北政法大学法制新闻学院教授,陕西省语言学会会长刘愫贞教授受邀莅临广外大,在六教A-209教室为国际商务英语学院法律语言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讲授法律语言学,该课主讲教师杜金榜教授主持了此次授课。该课程的四位研究生助理教师和部分博士生及教师也参加了此次课堂活动。
上午8:30,刘教授微笑地站上讲台,以“中国判词语体演变规律及其法文化的现代价值”为题,带领师生开始了80分钟的中国判词语体研究之旅。刘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中国判词语体并从语体、制判主体,适用对象以及内容对中国判词进行了分类。紧接着,刘教授用诙谐风趣的语言讲授详细分析了中国判词语体从先秦、两汉、唐朝到宋代、明代、清代的演变规律,并辅以生动而不乏深度的例子分别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刘教授还就中国判词语体演变规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同现场师生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并指出了该领域潜在的巨大研究价值。课后,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秘书长徐优平老师邀请刘教师和秘书处成员合影留念。
尽管授课时间不长,但是刘老师以其博古通今的学识,认真严谨的学者风范以及诙谐生动的授课方式不仅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进行了一次生动有趣的中国判词语体文化之旅,也给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盛宴。
这次活动是我校研究生处主持开展的名师名课项目“法律语言学课程”的一部分,由国际商务英语学院承办,主讲教师杜金榜教授具体负责。分别从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聘请了三位著名专家来我校交流。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对法律语言学进行探索,精彩纷呈的法律语言学盛宴将让同学们回味无穷,受益终身。

图一: 刘愫贞老师精彩授课现场

图二:刘愫贞老师与出席人员亲切合影留念
刘愫贞教授个人简介:
刘愫贞教授是国内著名法律语言学专家,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西北政法大学法制新闻学院教授,任陕西省语言学学会会长、中国修辞学会理事等职。
1981年刘愫贞教授任教当时的政法学院,始终坚持教书与科研并重的理念。1983年因车祸在家养病期间偶尔读到张乔先生一篇关于模糊性语言的文章,于是联想到法律条文中存在的模糊语词,经过多方资料查询,写作论文,并于1984年在《汉语学习》杂志发表。自此先生开始了法律语言的漫漫探索之路。先生知识渊博,治学严谨,笔耕不辍,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1990年出版的《法律语言:立法与司法的技术》,1997年参加了王洁教授主编的《法律语言学》教材的编写。此外还有,《现代汉语概要》、《语言表意新论》、《大学写作研究》,《判词语体论》等专著教材;发表《论刑事法规语言模糊性特征》、《法律的语言本体》、《法律语词的特征》、《论中国法律语言历史演进规律》、《清代判词语言的法文化视角》和《中国历代判词语言的法文化现代价值》等论文近5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