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研究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业委员会  组织机构  秘书处  活动安排  资源下载  研究所  概况介绍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研究平台  学生园地  资源共享 
当前位置: 首页>>最近新闻>>正文
 
钱冠连教授---探索语言哲学的奥妙
2011-05-06 00:00 高立娟、罗红秀 

 

 “枫林书舍”第八期  

    4 28 晚七点,我们再次相约枫林书,品茗畅聊,寻师交友,与语言哲学大师钱冠连教授一起走进语言哲学的神秘世界。此次论坛吸引了杜金榜教授、袁传有教授、商英学院的徐章宏老师、胡春雨老师、徐优平老师、英语教育学院的陈金诗老师以及法律语言学方向的博硕士研究生、文科基地和高翻学院的多位博士研究生。

 

图一:  教授精彩地演讲

 

    袁传有 老师主持了此次论坛。他首先介绍了 钱冠连 教授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成果。 钱冠连 教授现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外语分委委员、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会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家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曾被聘为西方语言哲学方向、语用学 方向 博士生导师。其研究领域涉及西方语言哲学、理论语言学、语用学、工具性语言研究等诸多方面,曾主持两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研究项目,著有专著四部,分别是《美学语言学》、《汉语文化语用学》、《语言全息论》和《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学术散文集一部,题为《摘取我够得着的葡萄》。另外,据 教授本人透露,其新作《我的哲学之旅》即将面世。

    论坛一开始,钱教授就对枫林书舍系列沙龙活动给予了积极肯定。他指出,在西方国家,一些知名“大家”都是从沙龙活动中诞生的。接着,钱教授先后就语言哲学的本质及其与本体论和认识论之间的关系、实体与对象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语言的出场、语言哲学的重要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图二:  全场全神贯注的聆听

 

     在场的老师和同学对钱教授所谈论的话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提问一个接一个,问题涉及了语言的“出场”、“架构分析”、语言的指称与外延、语言的定义与不同视角、汉语为何不谈“存在”而用“行为动词+着”代之、老子哲学及中国哲学思想的不确定性等诸多方面,钱教授对大家的提问一一悉心解答。接连不断地提问以及现场热烈的讨论把活动推到了高潮。

 

图三:  问答环节中的激烈讨论

    接着, 教授真诚地建议大家在这个知识泛滥的时代,不要乱读书,要多读经典书目,并鼓励大家在学术研究中多思考,不浮躁。在场的师生对 教授这一提议表示极大地认同。鉴于哲学对语言学研究的重要性, 杜金榜 教授也藉此请 教授给同学们推荐几部哲学的经典之作, 教授随之给出了积极热情的反馈,推荐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两本哲学著作。随后,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大家又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论坛再一次进入高潮。

    现场激烈的讨论使大家忘记了时间,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然而大家的兴致却愈加高涨。就这样此次论坛在热情高涨的讨论气氛中结束了,到场的师生深感此次论坛获益匪浅,感叹枫林书舍系列活动愈来愈高的学术水准与价值。他们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枫林书舍系列活动,并且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加入其中以实现知识共享与自我提升!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后台管理 |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07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法律语言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