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研究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业委员会  组织机构  秘书处  活动安排  资源下载  研究所  概况介绍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研究平台  学生园地  资源共享 
当前位置: 首页>>最近新闻>>正文
 
袁传有教授讲座报道
2013-06-02 13:33 徐尤平 

  

    201358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袁传有教授以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级研究学者”、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广外大国家重点文科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的多重身份在英国卡迪夫大学的英语交流与哲学学院(School of English, Communication and Philosophy ---ENCAP)作了一场重要的学术讲座。讲座题目是The best of times or the worst of times? (Micro-)blogging and multimodality in public legal education discourse in China(中国普法话语的多模态研究)。该话题吸引了该院Chris HefferFrances RockTom BartlettTess FitzpatrickLise FontaineGerard O’Grady等二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光临。讲座人以娴熟的英语、独到的分析和敏锐的应答赢得专家的一致好评,提升了中国学者的地位和话语权。

               C:\Users\apople\Pictures\20130508seminar2_2345看图王(1).jpgC:\Users\apople\Pictures\20130508seminar4_2345看图王.jpg

             图一:  袁传有教授讲座中          图二:  讲座后与Tom Bartlett合影

 

    袁教授首先感谢了在其访学期间各位专家学者所给与的大力支持和学术交流,并简要介绍了中国法律语言学的发展和广外法律语言学团队的研究课题。随后,结合本人承担的国家社科项目,袁教授言简意赅地阐述了该课题的社会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并运用警方和律师微博/博客中的实例详细分析了包括动漫和漫画在内的多模态普法话语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模态协同建构法制和法治意义。在分析中,袁教授熟练运用功能语法、评价理论、视觉语法和积极话语分析等理论和方法,通过话语分析正面宣传中国的法律制度,让英国同行更全面准确地了解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和法律语言研究。

    在讨论和问答环节,各位专家结合英国本土的普法经验对该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尤其是普法话语的社会语境(social context)和多模态运用的效果(uptake),并在研究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如进行受众调查。讲座取得圆满成功,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后台管理 |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07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法律语言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