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研究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业委员会  组织机构  秘书处  活动安排  资源下载  研究所  概况介绍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研究平台  学生园地  资源共享 
当前位置: 首页>>最近新闻>>正文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法律语言学》正式出版
2017-04-24 17:28  

文字:潘庆云教授 

 

由潘庆云教授主编,徐优平博士、张少敏博士、刘蔚铭教授等参编的法律语言学全国统编教材、“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规划项目《法律语言学》经多年的酝酿筹备,项目确定后,又经过年余的辛勤工作,已经20172月由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正文共12章,每章之后附有“思考题”,全书的附录包括与相关章节密切相关的“练习与实践”,如与“法庭语言”一章有相关的“刑事、民事案件模拟法庭”的练习。全书内容丰富、语言简洁,在保证较强学术性、理念新颖的同时,兼顾可读性和作为统编教材对各层次学习者的适用性。

 

综观全书,至少具有以下特色:

 

一、不同学科背景的作者发挥自身长处,优势互补,全力合作编著一本《法律语言学》,尚属首例。

 

主编潘庆云自上世纪80年代初获得语言学硕士学位后开始在华东政法大学任教,一边参加各种司法实践,一边任教法律系,并开始从事法律语言学的研究与教学。他在发掘中国法律语言丰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引进西方的先进理念,对本土法律语言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作为法学教授,他历年来出版法律语言学专著与教材多部。徐优平、张少敏、刘蔚铭三位为英语学者,涉猎法律语言学已经多年,拥有多种相关研究成果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这本教材中,张少敏承担第三章“国外法律语言研究”中的第四节“IAFL与西方当代法律语言学”、第五节“西方法律语言学应用”等内容;徐优平撰写第十一章“法律翻译”;刘蔚铭撰写第十二章“法律语言(学)教学与培训”。他们均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为这本“本土”的《法律语言学》增色不少。可以说,没有大家的真诚合作,优势互补,这样一本学贯古今中外、较全面反映法律语言学前世今生的教材是不可能面世的!

 

二、密切联系中国司法实践,以推动全面依法治国为主旨。

 

三、四十年来,主编潘庆云除教学、科研外,曾担任法院助理审判及地方人大常委会的法律工作,取得律师资格后至今仍在代理各类案件,有比较丰富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其他三位作者也积极关注和参与我国的司法实践。在这本著作中,具体的案例和语料,除来自公认的经典案例外,很多来自主编和撰稿人所代理和参与的案件。因此,本书力求最密切地联系本土的司法实践,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一份贡献!

 

三、借鉴、学习国外最新理念与方法,解决中国实现司法公正中的瓶颈问题。

 

近几十年来,特别是IAFL成立之后,不少法律语言学的新理念、新方法传入中国。我们的态度是不盲目崇拜、盲目跟风,而是洋为中用,凡对我们的教学、科研、实现司法公正有积极意义的,我们就大胆引进,用以解决中国的问题,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之加以完善和突破。例如司法不公正乃至冤假错案的发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西方学者提出弱势群体“在法律面前的不利地位”问题,并找出形成不利地位的语言根源或表现,然后探讨救济的途径。我们受此理念的启发,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对少年庭刑事案件被告人,受教育较少,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或因职业原因对法律隔膜者等弱势群体在法律面前不利地位的语言表现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并提出要解决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不公,在各种措施中关键的一条是充分保护他们的语言权利和话语权利。若能真正做到,就解决了中国乃至全人类实现司法公正中的一个瓶颈问题。这就是由主编撰稿的共十章书稿中的第十章“弱势群体在法律前的不利地位及其语言权利和话语权保护”所阐述的内容。

 

内容简介

 

本教材共十二章。第一章介绍法律语言和法律语言研究的概况。第二、第三章从历时的角度简要介绍中国和西方对法律语言的认知、探索和研究的历程。第四章是对作为构建法律和负载法律信息的法律语言的静态风格和语言特征的剖析。第五、第六章对交际互动中的法律语言进行动态的机制和结构分析。第七、第八、第九章对法律语言下属的三个重要的子范畴:立法语言、法庭语言和法律文书语言进行阐述探讨。第十章探讨各个弱势群体在法律面前处于不利地位的语言根源和语言表现。第十一章从原则、内容、就业人员的素质和培训等角度对法律翻译这一十分重要的跨文化法律语言交际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探讨。第十二章对中国大陆及港澳台,还有域外主要国家在法律语言和法律语言学方面的教学与培训进行介绍和阐析,总结我们自身的经验、优点与不足,借鉴域外的成功经验为我所用。

 

作者简介

 

潘庆云,男,上海市人,196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现任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上海市中信正义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法律语言学专业委员会顾问,兼任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判文书改革咨询专家、上海政法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等职。长期从事法律文书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主张密切联系司法实践,用多学科的方法系统研究法律文书。同时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国内首先提出关于建立法律语言学的设想和建议。主(参)编的法律文书学教材有《法律文书学教程》(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法律文书范例评析》、《法律文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2版)、《法律文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法律文书评论》、《中国裁判书》、《中国司法文书教程》等。法律语言学著作有《法律语言艺术》、《法律语体探索》(“七五”国家教委重点科研项目成果)、《跨世纪的中国法律语言》、《中国法律语言鉴衡》等,主(参)编教材有《法律语言学教程》、《实用法律口才学》等。另外,在国内外公开发表法学、法律文书、法律语言等方面的论文、文章400余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法律语言和法律语言研究概述 

 

 第一节  法律语言是法律和司法公正的有效载体

 第二节  人类社会对法律语言尤为关注并对之持续施加影响

 第三节  法律语言的属性与特点

 第四节  法律语言学的对象、范围、研究方法以及依法治国视野下的研究课题

 

第二章 中国法律语言的滥觞沿革和探索研究简述 

 

 第一节  上古至中古时期法律语言的滥觞与沿革

 第二节  法律词汇的渊源与演变

 第三节  明清“幕府”制度与法律语言探索研究

 第四节  新时期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法律语言研究

 

第三章 国外法律语言研究概述 

 

 第一节  希腊—罗马时代的法律语言认知研究

 第二节  英美法律语言探索

 第三节  苏俄法律语言认知研究

 第四节  IAFL与西方当代法律语言学

 第五节  西方法律语言学应用

 

第四章 中国法律语言的风格特征 

 

 第一节  法律语言风格概述

 第二节  准确无误——法律语言的生命

 第三节  严谨周密——法律语言的科学性

 第四节  庄重肃穆——法律语言的权威性

 第五节  朴实无华——法律语言的务实性

 第六节  凝练简洁——法律语言的高效性

 第七节  法律语言内部风格差异

 

第五章 法律语言交际(上) 

 

 第一节  法律语言交际概述

 第二节  单向表述型法律语言交际

 

第六章 法律语言交际(下) 

 

 第一节  双向互动型法律语言交际

 第二节  法律语言交际中的态势语策略

 第三节  互动交际中的权力和法律前不利地位的语言表现

 

第七章 立法语言 

 

 第一节  立法语言概述

 第二节  立法语言的词语

 第三节  立法语言的句子

 第四节  立法语言的超句结构

 第五节  国外立法语言研究概况

 

第八章 法庭语言 

 

 第一节  法庭语言概述

 第二节  法庭调查与交叉询问

 第三节  法庭辩论(上):法庭演讲

 第四节  法庭辩论(下):互相辩论

 

第九章 法律文书的语言 

 

 第一节  法律文书语言的词语

 第二节  法律文书语言的句子

 第三节  法律文书语言的超句结构

 

第十章 弱势群体在法律前的不利地位及其语言权利和话语权利保护 

 

 第一节  语言权利和话语权利的充分享有是司法公正的前提

 第二节  我国宪法与法律对公民的语言权利和话语权利的保障

 第三节  开展对弱势群体语言权利和话语权利保护的研究任重道远

 第四节  少年庭刑事案件被告人语言、话语权利的保护

 第五节  受教育较少、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或因职业原因对法律隔膜者群体的语言、话语权利的保护

 

第十一章 法律翻译 

 

 第一节  法律翻译概述和法律翻译的原则

 第二节  法律翻译的内容

 第三节  法律译员的素质

 第四节  法律译员的培训

 

第十二章 法律语言(学)教学与培训 

 

 第一节  我国大陆地区法律语言(学)教学与培训

 第二节  我国港澳台地区的法律语言(学)教学

 第三节  国外法律语言学教学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后台管理 |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07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法律语言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