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研究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业委员会  组织机构  秘书处  活动安排  资源下载  研究所  概况介绍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研究平台  学生园地  资源共享 
当前位置: 首页>>最近新闻>>正文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5-10-31 18:05  

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主办,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25英汉语比较与翻译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顺利召开。来自国内外3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人文智能时代的语言、翻译、文化”主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法律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在余素青主任的组织带领下,共有20余位代表参会并在法律语言学分论坛上宣读论文。

25日上午,会议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马文教授主持。山东大学校党委副书记陈宏伟、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致辞。

图一:领导致开幕词

大会主旨演讲环节,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潘文国,广西大学教授罗选民,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文斌,澳门大学教授李德凤,西班牙罗维拉•威尔吉利大学教授Anthony Pym,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教授Lynne Bowker,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俊菊分别作报告。

图二:主旨报告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

学术研讨环节设有六个平行分论坛,议题涵盖“外语与外语教育”、“英汉语言对比研究”、“语言学研究”、“人工智能与英汉对比研究”、“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翻译史与翻译家研究”。此外,大会还特设了“数字人文”、“法律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写作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应用翻译研究专业委员会”四个专题论坛,集中展示了数智时代外语学科多元交叉、融合创新的蓬勃活力。法律语言学专业委员会20余位代表在分论坛上积极交流学术成果,讨论积极热烈。

法律语言学分论坛共包括两场报告,汇聚了19篇最新研究成果,集中展现我国法律语言学在多模态、数智化与跨文化语境下的前沿探索。第一场(13:00—15:30)研讨由余素青教授、黄萍教授、何静秋教授联合主持,10位学者依次发言,围绕“网络欺凌话语实践、法庭口译策略、刑事判决书身份建构、法治新闻国际传播、儒家修辞伦理、庭审态度系统、全球多模态交际数据库、中非命运共同体话语、译述互文与法学译介效能”九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多维度解析法律语言与社会认知、文化传播的交互机制。第二场(15:30—17:45)研讨由徐优平教授、施光教授、吴苌弘教授共同主持,9位学者聚焦“数智时代法律语言学创新、民事庭审互动认知、侦查讯问会话沉默、AI法律英语教学模式、大模型文化专属项翻译、法律自媒体身份建构、涉外法治隐喻、大语言模型司法裁判能力、电信网络投资诈骗叙事”等热点,呈现人工智能与司法话语深度融合的最新发现。本次论坛议题横跨理论、实践与技术,既回应了数字时代法律语言研究的迫切需求,也为我国法治话语体系建设和国际传播能力升级提供了新的学理支撑与路径启示。

图三:法律语言学分论坛现场

会议期间,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召开了第八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第八届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及分支机构秘书长会议。理事会议一致决定,研究会未来工作将围绕以下四点展开:党建引领,加强内部治理;守正创新,加强学术引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继续关心、推动西部地区学科建设与发展;继续关心、推动青年学者发展。

图四:会议代表合影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后台管理 |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07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法律语言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