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研究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业委员会  组织机构  秘书处  活动安排  资源下载  研究所  概况介绍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研究平台  学生园地  资源共享 
 理论研究 
 语篇分析教程 
 应用研究 
 实验研究 
 法律翻译 
 学术成果 
 科研项目 
语篇分析教程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所>>学术研究>>理论研究>>语篇分析教程>>正文
 
第九章思考题 参考答案
2013年12月12日 高越 

 

1.      如何理解语篇现实、思维、语篇与文化四者之间的关系?

语篇现实、思维、语篇与文化四个因素决定了语篇与世界观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这四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多元关系。具体表现为:语篇现实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语篇;思维反映语篇现实,在交际中依靠语篇凝化,认知具有想象力;语篇在交际中影响和反映思维,思维影响和反映语篇现实;百科性的文化知识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与思维和语篇密不可分

2.      功能语言派与认知语言派对语篇分析的研究侧重点有何不同

功能学派的语篇分析起始于对语篇的衔接结构和信息结构为出发点。内容包括连接词语、衔接方式、篇章结构以及主述位等信息结构的推进模式,而没有真正深入到认知心理层面对语篇进行深入分析。功能学派在语篇研究中更关注诸如宏观和微观的语境因素如何促成和制约语篇的进展,并通过语篇分析来深入剖析社会活动、交际策略、文化现象、意识形态等领域的问题。

认知语言学派则认为语篇分析应该先从语篇连贯入手,而语篇连贯必须从认知角度入手,而不是仅仅从语篇表面的衔接入手。在认知语言学家看来,语篇的连贯不仅取决于衔接手段,主要还是靠心智上的连贯取得的。

3.      试指出ICM、“框架”、“图式”、“脚本”的定义和区别。

ICM指的是理想化认知模式(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包括四种模型:命题模型、意象图示模型、隐喻映射模型和换喻映射模型,属于动态研究,更强调语篇交际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包括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框架理论指的是能与典型性情景相联系的“语言选择的任何系统”。框架被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方式,是一种与某些经常重复发生的情景相关的知识和观念,是某个物体或事件的典型,是纯语言知识和概念知识之间的一个接面。

图示是心理图示的简称。语义的记忆不是消极的信息输入,而是借助从记忆中激活的知识,进行语义推导,并且从语言形式上获得语义解释的能动过程,这种记忆中的知识就称为图示。图示涉及范围较大,带有较多的社会文化色彩。

脚本是知识脚本的简称,是真实世界的状态、事件或行为的典型结构概念化或经验化的结果,是客观世界事物、现象、事件和行为典型的、有层次的内部结构关系或自然组合方式。

其中,框架模型、心理图示和知识脚本仅仅包括了话语的命题模型,属于静态研究。

4.      试说明并解释实现连贯语篇ICM的四个条件。

实现连贯语篇ICM的四个条件分别是:连接形式上的完整性;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命题发展上的索引性;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

连接形式上的完整性主要是连接词的形式层面。内容不相关,用的连接形式再充分,再完整,也不能形成一个连贯的语篇;仅在概念上具有照应性,而不符合以下两个条件,语篇的连贯性还得不到充分保证;命题索引性是指几个(或更多)命题意义之间具有相关性,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才是语篇取得连贯的重要基础;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主要是指从语用连贯的角度来说,语序或语态调整不仅涉及语义重点的变化,还涉及语篇连贯的问题。

5.      本章所学的哪些理论能够用来分析隐喻的认知机制及其对语篇连贯的作用?

语篇心理空间映射理论中的投射映射可以用来分析隐喻的认知机制及其对语篇连贯的作用。投射映射指在思维和交谈时,用原域的结构和对应的词汇来表达目的域。人们在对客观世界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动实践的体验过程中逐步理解了现实世界中人、事物、事件、现象之间的联系,通过人类的认知处理掌握了期间的互动关系和规律,并对这些经验和知识做出抽象的、统一的、模式化的理解,储存于人们头脑中,形成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常规性的认知模型。那些为人们熟知的、有形的和具体的认知模型在概念隐喻系统里通常被用作始发模型,帮助人们理解思维中无形的、抽象的或不太好构造的认知模型,即目标模型。

6.      如何理解“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两者有何异同?

仅仅分析语篇的连贯,弱化语篇交际者的主观因素和认知作用,就会使这种研究带有静态的特征。语篇是由若干个信息结构组成,随着语篇表面的线状发展,新的信息流不断注入语篇,推动语篇信息流动,随之不断完善和更新ICM,补充背景知识,帮助语篇交际者在心智中合成一个完整的语篇。由于语篇的信息流动总是处在一个动态的认知过程中,对其研究也应该用动态的流程方法。

作为语篇连贯的分析对象的语篇本身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成品,而且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当我们把语篇看作一个静态的成品时,语篇的形式衔接手段及语义命题一致性对保证语篇连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分析语篇连贯的过程中,语篇分析者可以从文本出发取局外分析者的角度分析语篇中的这两点对语篇连贯所起的作用。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说明语篇连贯的实质。

因为语篇是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产生的。它脱离不了语言运用的实际过程中交际双方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语篇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除了要对语篇连贯进行静态的分析以外,还要对其进行动态的分析。因此,要全面理解语篇的连贯问题,需要既把语篇看作成品,又看作过程;要从形式、语义、语用、认知的角度进行综合考查,不能偏废哪一方;要对语篇连贯既做静态分析,又做动态分析,使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优势互补,方能说明语篇连贯的全貌。

7.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转喻及其类型:

They are playing Beethovon.

Beerhovon是一个概念隐喻,用Beerhovon的名字代指他的音乐作品。

虎妞在夜里十二点,带着一个死孩子,断了气。

“带着”在这里是一个谓词转喻,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带着原是携带的意思,这里转喻为肚里怀着孩子。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bus stop is?

这句话是一个言外行为转喻,将受话人告知某事的行为转喻为一种问路的要求。

枪杆子里出政权。

枪杆子是一个概念转喻,用枪杆子代指武装、武力。

The mother blanketed the bed for the kid.

Blanket是一个谓词转喻,词性发生了变化,由名词“毯子”转喻为了动词“铺、整理”。

I must speak to you, please!

这句话是一个言外行为转喻,将“讲话”这一行为转喻为一种“必须要和你谈一谈”这种命令。

8.      请运用“视窗理论”对你生活中的某段对话的语篇连贯性进行分析。

语料:同学AB之间的对话

A:你今天上午去哪儿了?

B:我一大早6点就起床了,赶到地铁站刚好坐615分的第一班车去学校。

今天有个英语教学的研讨会,国际国内的大腕儿都来了。中午在二饭楼上吃的。

A:那个王庆去了没?

B:我在饭堂碰到她了,她穿了上次我们一起去买的那双豹纹靴子,超好看。

A:是在万达买的那双吗?

B:是啊,就是那双。

分析:根据视窗理论,一个语篇由一系列的框组成,每个框都代表着视点中说话人和听话人在某一时刻的行为的情景。每一个框对应着当前话语空间(CDS)的一次更新(updating) 负框里是未被激活的信息,黑框代表焦点框,而正框代表由焦点变为已知信息的语篇。每一个语篇成分都必然处于负框,或者经历由焦点框进入正框的过程。由已知信息引出未激活信息,并将新信息放于焦点框。

在这段对话中,在实现第一次话轮转换阶段,AB会话内容的焦点是B的去向,所以B的回答“我一大早起床。。。坐地铁。。”应处于负框,未被激活的信息。而“去学校”是整个对话的焦点信息,处于焦点框中。而之后B详细开始讲述研讨会的情况成为新信息,使“去学校”这个焦点信息成为已知信息进入正框,而“英语教学研讨会,大腕儿都来了。”成为焦点信息,处于焦点框中。之后“中午在二饭楼上吃的”因为与焦点内容无关,因而成为负框内容。

在第二个话轮发起和转换过程中,“在饭堂碰到她”作为新信息进入焦点框,因为这是对提问间接地回答,在饭堂说明她也有去学校,因而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关注的信息。之后对她穿着的描述作为新信息进入焦点,而之前的研讨会的相关内容已经成为已知信息逐渐淡化为半激活状态。

9.      根据Fauconnier的观点,映射可以分为几种?分别如何理解?

根据Fauconnier的观点,映射可以分为三种:投射映射、语用函数映射和图式映射。

其中,投射映射指在思维和交谈时,用原域的结构和对应的词汇来表达目的域,如隐喻即属于此类映射。

语用函数映射指的是两个在局部建立起来的关联域,分别对应于两个目标范畴,他们之间通过语用函数关系相互映射,转喻和提喻属于此类映射。

图式映射指的是通过图式、框架或模型的方式来构建语境中的情景。

10.  你认为空间映射与整合理论对语篇分析的发展有什么贡献?

空间映射与整合理论揭示了隐喻和转喻等对语篇连贯的关键性作用。从人类认知出发,我们的隐喻思维是普遍存在的,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法。在人类认知中,通过真实空间表征物对另一呼应物的映射,实现身份关系的映射,这中映射保证了语言的连贯,这是简单的衔接手段所无法达到的效果。现代语言学对认知的理论的应用,尤其对隐喻理论的研究,使我们得以从不同的域或是心理空间角度认识语篇的连贯性。空间映射和概念整合理论相互联系决定了对语篇连贯的解释, 我们还需要对认知科学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并分析更多样化的语料。

                                                         (编辑:高越)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后台管理 |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07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法律语言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