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可分为四种,分别是独立分析、主体分析、平行分析和辅助分析(杜金榜 2013)。
1. 独立分析
进行独立分析时,不涉及其他的分析方法,或者虽然涉及其他方法,但其他方法被有效整合于语篇信息分析框架,不影响语篇信息分析的基本原则和理念。在独立分析的设计中,由于语篇信息要素众多,需要根据研究目标合理抽样。若抽取要素过少,就不能保证语篇信息特点的完整呈现;同时,也要保证所分析材料的样本量和代表性。
2. 主体分析
主体分析是指语篇信息分析在采用两种或多种方法的研究中处于主体地位,其他的分析方法则处于次要地位。语篇信息分析占比例大,语篇信息要素抽样多,分析相近、深入。例如,在进行文本鉴别时,语篇信息要素抽样和语篇语言文体要素抽样如下表所示:
语篇信息要素 |
语篇语言文体要素 |
信息点 信息点附加值 数量 树结构 组合 信息共享 信息源 重复信息 信息流动 交际功能类别 信息成分 |
词汇 语法 发音 词语搭配 句长 词长 词频 失误 大小写 简繁体 省略方法 |
表中加下划线的部分是所抽取的要素,对语篇信息要素的抽样应大于对语篇语言文体要素的抽样,这是较为典型的语篇信息分析为主的方法。不仅如此,语篇信息每个要素都可以进一步细化。例如,信息点可细化为十五个类别,还可划分为不同的功能类别。
3. 平行分析
平行分析是指语篇信息分析与其他角度的分析处于平行地位。语篇信息分析与其他方法相互支持、相互印证。此外,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也可以避免分析的片面性。
平行分析所涉及的方法有限,如果达到3种,则分析结果的解释难度就会增加,方法之间的矛盾性就会显现。如果涉及的方法更多,可能导致无法得出确定的结论。再者,平行分析并不一定能保证分析的覆盖面。如果两种方法的要素抽样交叉过大,虽然方法不同,但分析的问题相同,因此并不能靠增加方法而扩展覆盖面。
4. 辅助分析
辅助分析是指语篇信息分析处于次要地位,主要作用是弥补其他分析方法的不足。例如,法律语音分析中,语篇信息并不能确定语音的基本特点,但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信息类型而预测特定语音出现的规律,通过信息分布预测特定语音的分布。在语音分析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语篇信息分析会有意想不到的区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