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荟萃,畅谈学术前沿
此次大会吸引了法律语言学科各个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前来分享最新学术成果与前沿思考,为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法律语言学研究与法律实务界提供了一场国际顶级学术盛宴。会议中,我主要关注的是文本作者研究与学术研究伦理方面的议题。其中,来自阿斯顿大学的法律语言学研究团队着眼于真实的社会与法律热点难题,从法律语言学的角度,灵活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为我们带来了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与见解,让我深感敬佩。在主旨发言中,Tim Grant教授以自己的职业经历为例,为我们讲述了法律语言学学者作为专家证人在做出专业判断以及出庭作证时需要谨慎注意的事项,包括什么是语言学专家证人的职责、如何应对法律语言证据的效度检验难题、如何根据不同的司法情景和语境因素来调整专家对语言证据的解释方式等,让我们得以拨云见日,了解到法律语言学的前沿热点与当前挑战,并朝此方向努力。其次,该团队对“法律语言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所进行的主题介绍也给我提供了非常具有指导性与思考价值的启发,包括在法律语言学这类研究中,我们需注意的被试与研究者之间友好关系的重要性、对于敏感资料的获取、收集与保护等,展现了学术研究中对于被试者或其他参与者所必须持有的人文尊重,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学术氛围与社会风气。此外,在平行论坛中,该团队成员对于商业勒索信件的语言特点、网络语言社区的对话风格、警察询问中的语言问题等方面的研究也揭示了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时代特点,深入挖掘社会问题,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而做研究的重要意义,极大地扩展了我的研究视野。
学科交融,点亮创新之路
作为参会人员,我非常荣幸能在此次会议上宣读我与张少敏老师合作的论文Unlocking Suicide Notes: A Corpus-based Comparative Study of Authentic and Fabricated Suicide Notes,并获得会上专家学者们的亲切指导。在与这些专家学者的交流过程中,我还感受到了国际法律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整体特点,即“以解决社会法律问题为导向,根据实际需要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并寻求相关合作机会,来为法律语言学的发展保驾护航”。除了需要在法学与语言学之间游刃有余之外,有需要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参考与探索自然语言处理、精神或心理障碍诊断、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拓展自己的研究思路,更好地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