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研究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业委员会  组织机构  秘书处  活动安排  资源下载  研究所  概况介绍  学术研究  人才培养  研究平台  学生园地  资源共享 
 博士生培养 
 硕士生培养 
法律语言学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所>>人才培养>>硕士生培养>>法律语言学>>正文
 
吴梓荷“第四届‘枫林书舍’高端论坛”参会手记
2025年07月15日  

2025年6月7日,第四届“枫林书舍”高端论坛于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顺利召开。作为论坛参与者,我既认真聆听了主旨发言和平行论坛中各位学者的深刻见解,也分享了自己近期学术研究的一些发现。这次会议让我收获颇丰,感触颇深。

主旨报告环节,来自全国各地的法律语言学者与法律实务界人士齐聚一堂,聚焦“AI赋能:法律语言学的智能进阶与未来畅想”议题,围绕 AI驱动的法律语言学研究范式、法律翻译与中国法律形象跨文化传播、法庭话语与司法实践实证分析、法治话语与涉外法治实践、 AI赋能的法律英语教学等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在聆听主旨报告中,我学习和了解到优秀学者们的学术思想和前沿成果,学界专家们指出的AI 时代背景下法律语言学研究的新动向和新范式也为我未来的研究和毕业论文选题提供了方向和启发。

我在平行论坛宣读论文后,得到了许多学者们的中肯评价和宝贵建议。他们指出论文可以聚集一个评价系统去深入分析语言,并且突破个案研究的局限,收集更多同类型案例以进行对比研究,使研究结论更具客观性。此次宣读论文与接受点评的经历,给予了我改进研究的宝贵方向,帮助我更加深入思考自己的研究内容,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学术交流的重要性。

很幸运可以在研一参加这样的学术盛会。此次参会之行,我受益良多,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也感受到了学术前沿的思想碰撞,领略到学术大咖的风采和学术研究的魅力,对法律语言学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法律语言学研究从来不是文字游戏,而是回应时代需求的思想实践。法律语言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证性很强的学科,研究者需强化对法律问题或法律语言问题解决路径的思考,提升研究成果的现实应用价值,进而助力司法公正的实现,这亦是学者的一种使命与担当。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后台管理 |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07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法律语言学研究网